【科普阅读】巴西世界杯,酷热最难战胜?

【科普阅读】巴西世界杯,酷热最难战胜?

中国气象报记者段昊书 实习记者李一鹏

北京时间6月13日4时,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揭幕战将率先打响,东道主将坐镇圣保罗竞技球场迎战克罗地亚队。天气预报显示,揭幕战当天圣保罗晴转多云,最高气温为23℃,体感舒适,适宜开展体育运动。

然而,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,常年平均气温达28℃左右,年雨量可达3000毫米,属热带雨林气候。早在巴西获得世界杯主办权之时,就有媒体质疑高温会不会影响比赛正常进行。今年2月,国际足联医疗委员会对外证实,7场被安排在当地时间13时进行的比赛,将在上下半场第30分钟时安排一次喝水“暂停”。那么,在巴西世界杯上,酷热会是各路豪强最难战胜的对手吗?

巴西冬季究竟热不热?

从常年资料上来看,圣保罗6、7月份的温度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高,日均最高温度为22℃,最低温度仅为12℃。举办世界杯决赛的马拉卡纳体育场位于里约热内卢,当地6、7月日均最高温度为25℃,2013年6月13日至7月14日,那里只有少数几天最高温度逼近30℃,不会出现气象意义上的高温天气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将举行三四名决赛,当地6、7月份的气温亦与里约热内卢相仿。

看上去,在世界杯期间,巴西的气温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热?有人说,这是因为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南半球,6、7月份正是其冬季。但气象专家指出,对于巴西来说,12月,盛夏的日均最高气温为30℃,而6、7月则为27℃,从日均最高温度来看,冬季与夏季相差不大。我国中央气象台副首席预报员秦华锋说:“尽管是冬季,但当地日照充足。烈日下,最高气温有27℃的情况下,其实也是很热的。尤其需要考虑当地的湿度比较高,会导致球员的体感温度较高。”

湿度导致体感温度偏高

英国健康和运动生理学讲师汉纳·莫伊尔在接受《卫报》采访时说,英格兰队首战意大利队时(北京时间6月15日6时),比赛所在地玛瑙斯温度为30℃,湿度达75%。“如果霍奇森的球队以为这是一场轻松的比赛,那他们将大错特错。”莫伊尔说,当地较高的湿度会影响球员排汗,进而影响球员调节体感(体核)温度。一旦身体升温,为了散发热量,大量血液流向皮肤,皮层下也充满血液。但事实上,球员在比赛中,更需要血液集中在肌肉。

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专家刘更生指出,足球运动最适宜的温度为18℃至20℃,相对湿度为40%至50%。30℃左右的高温天气不利于进行足球比赛,因为这种情况下,球员体温常升高到40℃左右,会造成中枢神经疲劳、肌肉活动能力下降,动作的准确性、协调性、反应速度及注意力均会降低,甚至导致抽筋或中暑。

6月5日,今年NBA总决赛首战,空调故障导致球场温度达到30℃,球员不得不在高温下打球。最终,连身强体壮的“小皇帝”詹姆斯都因肌肉抽筋而退场。6月,玛瑙斯常年日均最高气温为31℃,平均降水量为114毫米,那么,鲁尼、杰拉德们能在巴西球场上战胜高温吗?

“喝水暂停”能否解酷热?

作为英格兰队在玛瑙斯的对手,意大利队主帅普兰德利2013年提出应设置“喝水暂停”为球员消暑。这一提议最终得到国际足联认可。一旦温度超过32℃,主裁判将在上下半场各安排一次约3、4分钟的暂停。

事实上,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足决赛,主裁判就曾因高温暂停比赛。但由官方确定实施“喝水暂停”尚属首次。国际足联医疗委员会负责人德沃拉克承认,设置“喝水暂停”主要针对的是在当地时间13时进行的7场比赛,而意大利队的两场小组赛都被安排在这一时段。

然而,设置“喝水暂停”就能避免球员发挥不受高温影响吗?四川体育学院运动系讲师田川持怀疑态度。他指出,在高温中进行激烈对抗性运动,补充水分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,仅仅暂停3分钟对人体降温而言只能是聊胜于无。莫伊尔对“喝水暂停”的效果也有疑问。她说,球员在玛瑙斯跑7英里(约11公里)就将缺水5升。

《青年时报》体育记者陆逸超认为,如果真的为球员健康着想,世界杯根本不应该在正午安排比赛。这种赛事安排只是为了照顾转播商、广告商的利益,方便欧洲观众观赛;另一方面,“喝水暂停”会让比赛支离破碎,较被动一方可能借此逆转形势,有违公平原则。

(来源:《中国气象报》2014年6月12日三版 责任编辑:张林)

相关推荐